我院开展首例全麻下大容量全肺灌洗术
近日,绵阳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联合麻醉科,为一位患有罕见病“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患者实施了医院首例全麻下「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简言之,给患者做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洗肺”。
最近一年24岁的小李被反复干咳折磨,是早也咳、晚也咳,半年前在昆明某医院就诊,因为从事锯石匠工作,有长期大量粉尘接触史,被诊断为「尘肺」,在用药后小李的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咳嗽加重,还出现了突发性胸痛,与年龄不符的活动后呼吸困难。
近日,小李来到绵阳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医,在行胸部CT检查后,医生发现患者双肺有磨玻璃样改变,局部呈“铺路石征”,影像特点较符合罕见病「肺泡蛋白沉积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徐维国进一步为小李做了电子支气管镜洗出液送检PAS染色,阳性结果出来的一刻,诊断明确的患者悲喜交加。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少见疾病,全肺灌洗术(whole-lung lavage,WLL)仍是目前临床上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为了尽快帮助患者减轻咳嗽及胸痛症状、改善肺功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徐维国联合麻醉科主任李军进行MDT多学科讨论,在充分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及肺功能状态后决定为患者实施大容量全肺灌洗术。
5月7日一大早,手术在紧张有序的安排中开始,麻醉科主任李军为患者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及单肺通气方式。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徐维国、向海副主任医师使用超细支气管镜反复确认通气侧气管导管球囊位置,通气侧导管位置及球囊能否封堵主支气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支气管镜进入后,左下肺果冻般的粘稠分泌物更加坚定医生手术的决心。
徐维国主任采取左右肺分次全肺灌洗方案,精确掌握灌洗液体总量、灌洗回收率、灌洗时间,为了准确评估灌洗总量,严密观察灌洗液的性质及清亮程度。李军主任及麻醉科多名医师严密观察患者氧饱和度数、生命体征。在手术中患者氧饱和度及心率多次下降,李军主任沉着应对,手术顺利进行着,术中两位医师严密监测有无心率失常、肺水肿、喉头水肿、喉支气管痉挛等常见并发症。
手术持续4个多小时,经历多个技术难关,术中给予两侧肺使用38℃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总灌洗量达9000ml,共回收出灌洗液2000ml,灌洗液由浑浊变清亮,放置后沉淀分层。术后患者症状及血氧饱和度明显好转,在ICU观察1天后成功拔管转入普通病房。
全肺灌洗术是通过灌洗移除肺泡表面沉积物(如蛋白、脂质和粉尘颗粒等)和生物因子(如抗GM—CSF抗体、肺泡巨噬细胞以及Ⅱ型上皮细胞等)而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该技术被广泛用于治疗职业性尘肺、PAP等疾病。因术中及术后易出现胸腔积液、肺水肿、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低钾血症等并发症,对操作者及麻醉医师水平要求较高,该技术在绵阳市中心医院的成功开展,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呼吸内镜介入领域又一次技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