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总关情 一点一滴见初心
行后总支第一党支部积极践行院党委“三少一多”行动倡议,从临床医务工作者关心的问题着手,坚决把“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从细微点滴之处入手,贴心“菜单式服务”,多而不乱,提高临床满意度。加强技能培训,是提高基础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我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作为医院的平台科室,每年承担着繁重的院内外培训任务。为解决日益增大的临床科室培训需求与有限的培训资源的供需矛盾,让临床科室“少等一天”,技能中心认真梳理、分析既往培训对象、培训时长、培训专业的基础数据,建立实训室预约制度;同时还针对不同类别培训对象、不同专业的培训需求,制订出清晰、全面、个性化的预约表单,将“菜单式”服务嵌入医院OA办公系统,准确、快捷、无障碍的完成实训室预约,为临床科室节约了打电话咨询、上门咨询的时间,切实取得了让临床科室“少打一次电话”、“少跑一次路”的成效。不仅如此,为了“给临床多做一点”,技能培训中心还为每一间承担培训任务的实训室都提前准备好茶水,为辛苦的一线员工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受到一致好评。
▶“节以制度”,抓住“约束”和“鞭策”的平衡点,形成“有所为”的激励机制,“不愿为”的自律机制。医院目前处于向研究型医院转型的新征程,这也赋予了广大白衣天使需要更强更快地提高自身科学研究和学术胜任能力的新使命。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作为科研信息的传递者、科研管理制度的执行者,科研方向的指引者,为了切实了解临床科室的科研需求,深入广大临床工作者中,倾听一线工作者在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困惑,采集到大量改进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反复论证,修订了一系列包括论文奖励、科技成果管理、科研经费管理在内的科研管理制度,在健全完善机制、加强督导监管的同时,搭建科研服务平台,提高科研奖励力度,营造起良好的科研氛围,将“要积极做科研、更要按照规范做优质科研”的理念在临床工作者中传递。
▶先临床之忧而忧,防微杜渐,树牢人本管理理念。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接触致病因子的频率高于普通人群,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在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需报告医院院感科→ 采样、评估、登记 → 预防性用药 → 报告疾控中心 → 随访、登记、监测。
针对目前处置流程中的职业暴露人员暴露后需到检验科抽血进行感染性疾病检查,而检验结果需自行到检验科打印的现状,为了快速掌握检验结果、及时给予预防用药指导,让临床工作者“少等一会儿”、“少跑一趟”,“少一点心理负担”,院感办将在医院OA办公系统中公示职业暴露处置值班人员名单,便于在接到职业暴露上报后,及时指导处理措施、追踪处理流程;此外还将于检验科协商,授予院感科专职人员查看暴露人员检验报告单权限和打印权限,及时对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预防用药指导,将职业暴露给医务工作者造成的身心影响最小化。
▶“汲取源头活水”,完善信息化管理,让流程为临床保驾护航。学术交流是医务工作者获取最新医学进展信息、了解国内外专业发展动态、增进与同行交流合作、提升自身学术能力、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对学术交流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提高、学术交流的范围不断扩大、形式更加多样、参会人员类别更加复杂、参会需求日益加大,广大医务人员希望快速方便完成审批程序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科教科通过与临床科室、相关职能科室(党办、院办、医务科、护理部、财务科)讨论、沟通,进一步确定审批流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将审批流程固化并嵌入医院OA办公管理系统,改变以往由会议申请者持纸质文件到各级部门逐级审批、报销的模式,让临床医务人员在所在科室就能完成外出学习的申请,并能在手机随时追踪事件进度,及时收到审批完成的反馈,让临床医务人员切实感受到“少往职能科室跑”、“少等待”、“少担心买不到车票”带来的便利,更重要的是节约出更多时间、心无旁骛的为患者做好优质服务。
此外,预防保健科在统筹管理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评价工作中、医务科在临床手术科室遇需切除器官患者的审批工作中,为有效减少临床工作量与人力成本,减少临床科室往返职能部门上交资料,都注重信息化管理,优化相关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