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中心医院欢迎您!今天是:
您的位置: 绵阳市中心医院 新闻中心医院新闻详细

点赞MDT 我院完成首例混合型房间隔缺损(中央型+下腔型)介入封堵手术

发布时间:2019-01-25 本文来源:超声科 阅读次数:0

近日,我院儿科心血管内科、超声科团队联合成功完成我院首例混合型房间隔缺损(中央型+下腔型)介入封堵手术。房间隔缺损(ASD)为先天性心脏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是原始房间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致左、右心房之间遗留孔隙。房间隔缺损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类型的心血管畸形并存,女性多见,男女之比约1:3。

6岁的小美(化名)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在2月前的查体中发现了心脏杂音,心脏超声检查提示混合型房间隔缺损(中央型+下腔型)。小美的父母慕名来到我院儿科就诊。通过详细的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发现小美的先心病导致了小美的体重、身高发育都受到影响,并且平时相比其他孩子更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在其他医院的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小美的房间隔缺损两处缺损、其中一处缺损与下腔静脉无残端,此种房间隔缺损在以前属于介入手术的“相对禁忌”。

术前我院超声科会诊结果再次显示房间隔一处缺损距下腔静脉无边缘,类似于下腔静脉型房缺,并排除了可能合并的肺静脉异位引流畸形。经过充分认真的术前讨论和准备,认为小美有可能通过介入手术的方法治疗,同时也向小美的父母介绍了孩子的病情和手术难度及风险,得到了小美父母的充分理解和支持。在麻醉科和超声科支持配合下,经过约1个小时的努力,在小美的心脏中分别植入了16mm和8mmASD封堵器,术中超声显示封堵器位置、形态良好,房间隔分流消失,手术顺利结束,参加手术的医生护士和小美的父母一样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房间隔缺损从解剖学分类可分为中央型、上腔型、下腔型和混合型。中央型房间隔缺损占房间隔缺损总数的70%-76%,是介入手术的绝对适应症(适应年龄为2岁以上),而对于其它三种类型介入手术在以前则属于“相对禁忌”,更多采用心脏外科手术修补,但随着心血管介入手术的日益成熟,部分以前的禁忌症也可以介入治疗。本例手术的成功开展也标志我院由超声引导下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技术日益成熟。

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