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影像科医生的第二双眼睛
智能问诊、刷脸就医、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疾病筛查与预测、病例文献分析……当前,人工智能(AI)已日渐渗透到了问诊、分诊、支付、影像诊断等医疗服务的多个环节中,而医疗影像辅助诊断已成为人工智能医疗领域最火热的应用之一。
日前,我院放射科已引入“推想”肺结节AI辅助筛查系统,并即将进一步引进肋骨骨折智能筛查,标志着我科影像诊断进入人机合作新阶段。
众所周知,肺癌高居我国癌症死亡排行榜榜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极大提高患者生存率,而肺结节可能是早期肺癌的“信号灯”,因此肺结节的筛查非常重要。针对肺部结节,特别是微小结节,医生们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搜寻,以降低漏诊。
就我院放射科来说,平均每天胸部CT一般不少于100例,每例包括至少30幅厚层(10mm)影像和200幅薄层(1.25mm)影像,人工阅读通常需要10多分钟,但AI系统5秒钟就可标注出可疑结节的位置、大小、成分等基本信息,并生成结构化报告,作为辅助诊断结果提供给医生进行审查,减少医生的机械式重复劳动,降低疲劳和经验不足带来的误诊和漏诊,提升医生的工作效率,让医生有更多时间专注于疑难杂症。特别是能有效挖掘肺癌的核心特征,实现肺癌早诊、早治的技术性突破,大幅提升肺癌筛查的效率。同时AI对磨玻璃结节等早期肺癌征兆具有高度敏感性,能够帮助放射科医生提升诊断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