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医院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帮助聋哑患者重回有声世界
最近,1岁零9个月的小云在妈妈和奶奶的陪伴下,在市中心医院成功植入了人工耳蜗手术,再过两周,小云就可以接收到来自这个世界的第一声清晰声音,这个有5个聋哑人的家庭,也将走向命运的转折点。小云的奶奶说,他们本已为娃娃的未来做了规划——靠助听器生活,就读聋哑学校,成为一个适应现代社会的聋哑残疾人。
“目前我国听力残疾居各类残疾之首,全国7岁以下儿童有约80万聋儿。对于他们来说,听觉植入是目前唯一的选择。”2016年,绵阳市中心医院开始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已为18名孩子开启了有声世界的大门。目前,该院耳鼻咽喉科主任董钏是全市唯一一位可以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专家。
全市唯一人工耳蜗植入专家
帮助十余位患者完成手术
“听说人工耳蜗手术要十几万,如果没有医院和董钏主任的帮助,我们肯定没法让孩子做这个手术。”日前,在医院病房,小云奶奶不停地感谢。
小云是获得了由绵阳市中心医院、中国狮子联会、绵阳家福来电器、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等单位共同赞助的免费人工耳蜗植入项目受益者之一,这是自市中心医院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以来,为家庭条件困难的家庭提供的一项福利。截止目前,市中心医院已经实施了18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其中已有8位病患享受了这项福利。
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医生,就是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的董钏主任。她是全省仅有的5名实施该手术的专家之一,也是全市唯一能够实施该手术的专家。她表示,植入人工耳蜗可以有效地帮助重度、极重度聋的成人和儿童恢复或提供听的感觉,提高与人的沟通能力,“医院从去年开始开展该手术,但由于费用和知晓度等原因,选择人工耳蜗植入恢复听力的患者还占比较少。”
高额费用负担重
让贫困聋儿家庭望而却步
根据第2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现有2780万名听力语言残疾人,其中600多万是青少年,0-6岁聋幼儿达80万,每年还将新产生聋儿3万余名。董钏表示,绵阳约有8千余聋人,根据聋儿年发病率为1-3‰,我市每年会产生新生聋儿40-100例。但她坦言,因为国家开放二胎政策,这个数据实际上更多。
“对于聋儿来说,听觉植入是目前唯一选择,其中采用最多的技术是人工耳蜗植入,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优化改进,人工耳蜗的技术日益成熟。”董钏介绍,人工耳蜗是目前公认的一种替代人耳听功能的神经电子装置,比助听器更能让聋人听得清楚,“对儿童来说,1至5岁是儿童听力发育最活跃的时期,是接受语言发育最高峰,尤其在1岁半以前能进行听觉植入,孩子的语言发育有明显优势,后期语言康复训练的投入会明显减少,因此人工耳蜗植入项目是抢救性项目。”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虽然对聋儿效果显著,但手术的高额费用却让不少家庭知难而退。“植入费用主要包括购买植入体、手术、术后调试和听觉语言康复等等,至少需要12万元左右。”董钏说,由于聋儿大多来自农村贫困家庭,不少父母最终只得放弃治疗,导致孩子最终成为聋哑人,“每年仅我院确诊的聋儿就有20-30例,我经常眼睁睁看着那些无助父母带着孩子失望离开,心里油然升起关爱和责任。”
爱心单位减免项目助力
10位孩子免费手术
董钏表示,其实国家每年有相关项目支持,可是绵阳每年能享受国家项目的仅有30多例,因为很多患者都有耳蜗畸形等症状,达不到国家项目标准,只能自费治疗。
为了帮助更多困难家庭减轻负担,董钏和她的团队为此做了很多努力。去年12月,董钏向市残联寻求项目支持,帮助2例聋儿获得“香港慈善万里行2016”免费人工耳蜗植入项目,又争取了由浙江诺尔康有限公司提供的专职费减半项目6例,随后又受到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4万元资金支持。几次受助后,董钏他们团队得到了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医院出面沟通,又拿到中国狮子联会、绵阳家福来电器、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等共计80万元资金支持。“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这些贫困家庭的聋儿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也让不少家庭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希望。”董钏说。
目前,在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下,围绕“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先后在各省市启动了针对先天性听力障碍的救助项目。可目前,除了国家的项目救助外,绵阳本地的贫困聋儿家庭还只能依靠公益慈善组织的帮助,但这对于每年百例左右新增聋儿来说,还只是杯水车薪。
早干预早治疗
呼吁家长重视新生儿听力筛查
董钏称人工耳蜗手术为“抢救性治疗”,发现有听力问题的婴儿,医院就要进行干预,要在出生后三个月内完成筛查、复筛到确诊,和娃娃的成长进行时间赛跑,“干预效果和时间早晚有关,为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就必须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董钏说,新生儿听力筛查属于自费项目,不少家长不在意,很容易耽误娃娃治疗时间。
“家长自己发现问题通常在孩子2岁左右,但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董钏表示,新生儿在1岁左右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最合适,在孩子出生72小时内进行听力筛查,有助于让孩子更好的恢复健康。
儿童先天听觉障碍和家族遗传有很大关系,60%的重度听觉障碍与遗传因素相关,40%与环境因素相关。为了让更多孩子避免受到先天性因素影响,董钏呼吁准父母可以做耳聋基因检测,特别是有家族史的人群。但由于基因检测需要花费1000多元,很多家庭因为条件不好不愿意做这样的检测。耳聋基因筛查也可以在孩子出生后与新生儿听力筛查同时进行。
人工耳蜗植入是目前重度/极重度听力障碍治疗的唯一有效办法,它不仅可以帮助先天性聋儿脱离无声世界,还可以让语后聋的成年人和老年人回归有声世界。
( 转自 《绵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