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书记荣获首届“中国医学救援杰出贡献奖”
9月9日,2017中国国际第15届现代救援医学论坛在杭州萧山开幕,本届论坛由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社、国际SOS救援中心共同主办,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长担任论坛主席。
大会上,绵阳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绵阳市医学会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东因在“5.12”汶川特大地震、“4.14”玉树地震、“4.20”芦山地震、“8.8”九寨沟地震、抗击甲流等医学救援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被授予首届“中国医学救援杰出贡献奖”。
荣誉证书及奖杯
本届论坛以“立体救援、规范行标”为题,旨在建立一个立足中国国情、结合国际重大灾害医学救援形势的国际性学术平台,以持续探讨当代中国常态下国家、城市(区域)急救体系建设及重大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经验和理论,介绍国际急危重症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的情况。据悉,自2003年开始,中国·国际现代救援医学论坛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四届,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救援学术论坛。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绵阳市中心医院灾害医学的发展历程正是如此。在经历非典、“5.12”汶川地震、抗击甲流感、“4.14”玉树地震、“4.20”芦山地震、“8.8”九寨沟地震及多次大型车祸等灾害事故的医学救援中,绵阳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王东率领一班人勇于总结历次灾害医学救援的经验,建立和完善绵阳市中心医院的灾害医学救援模式。
就5.12汶川地震救援中,医院就发表灾害医学救援论文208篇,编撰学术专著1部,获得三项科技进步奖。期间总结出来的“双向标识系统”、“四四四医学救援模式”等经验在后来的“4.14”玉树地震、“4.20”芦山地震、“8.8”九寨沟地震的医学救援工作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 王东书记认为,灾害医学救援是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过程,大型灾害过后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社会结构改变”的变化,需要研究人员点点滴滴的收集,持之以恒的研究。这,是对逝者的告慰和对生者的责任。”
近年来,王东又积极组织灾害管理学研究,通过总结历次地震救援组织经验,为科学实施突发灾害事件救援提供良好借鉴。王东组建省内首支灾害护理预备队,促进医院灾害救援队伍的专业化,绵阳市中心医院的灾害医学正日趋成熟完善。
(英姿焕发的绵阳市中心医院医疗救援队)
2014年9月,绵阳市中心医院荣获全国“2004-2014灾害医学突出贡献奖”单位,王东获得个人突出贡献奖。如今,作为川西北区域医疗中心的绵阳市中心医院,已将灾害医学上升到与临床医疗、健康管理为主,集医疗、教学、科研、急诊急救并列的战略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