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中心医院欢迎您!今天是:
您的位置: 绵阳市中心医院 新闻中心医院新闻详细

一杯热茶 一句嘱托 一生传承

发布时间:2017-02-27 本文来源:中心医院 阅读次数:0

为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进一步革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绵阳市中心医院与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联合在全省率先开展了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2月25日,护理专业学徒制班拜师仪式在我院举行。

现代学徒制的核心是“师带徒”,医院导师即师傅,“名师出高徒”为亘古不变的真理。师傅在学徒职业学习、成长、乃至终身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拜师仪式,双方成为正式师徒关系,有助于增加师徒间的感情,增加学徒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进师傅的责任心和角色定位。

绵阳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王海燕介绍了医院的护理现状,讲解了“师带徒”见习模式与要求。“师带徒”是精准带教,带教老师都是医院各科室的骨干人员。绵阳市中心医院要求带教老师要关爱、关心学生,使学生在医院有归属感,同时要求学生要尊重带教老师,严格要求自己,多问多看,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和技能。

拜师仪式上,请导师、师傅首先上台入座,学徒代表上场后,院校领导为代表颁发师徒证书;学徒集体向师傅三鞠躬,并向师傅敬茶,同时师徒互赠写上祝福和寄语的工作记录本后,拜师仪式宣告结束。

据悉,该试点将以护理岗位的职业能力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医院教学资源,秉承“早临床、多临床、早实践、多实践”的教学理念,将专业课学校教学与医院教学、见习、实习有机结合起来,为实现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实践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达到校院深度合作、产教融合、共赢发展的目标,努力培养符合临床岗位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护理人才。

【延伸阅读】

现代医学对护理工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护士需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我国护理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学资源主要集中在学校,教学内容脱离临床,学生接触临床时间晚、时间短,临床适应能力一般,临床过渡时间长,护理质量不高。在有限的学制下,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缩短人才学习就业的过渡周期,是教育改革长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核心是院校联合招生招工、双元育人,学生具有双重身份,理论提升与实践技能培养并重,用于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有利于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

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