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中心医院欢迎您!今天是:
您的位置: 绵阳市中心医院 新闻中心医院新闻详细

内镜中心来了一位“大眼睛”

发布时间:2015-12-03 本文来源:内镜中心 阅读次数:0

近日,“大眼睛”亮相绵阳市中心医院,其作为川西北地区首台“放大胃镜”,将对胃病防治发挥重要作用。

病理学家研究发现,正常胃黏膜的细微形态在溃疡形成或黏膜癌变时会发生特征性变化。这给防治胃病提供了启示,通过胃镜检查可以早发现早治疗胃病。但是这需要“大眼睛”(放大胃镜)才看的清楚。

所谓“放大胃镜”顾名思义,其较之普通胃镜能够获得更宽的视野,具有更大的放大镜头。如果说普通胃镜实现人眼能够观察食道、胃部的形态,那么“放大胃镜”好比拿着超高倍放大镜观察。“大眼睛”镜头带了放大1000倍的显微镜,医生当场可分辨细胞的“好”与“坏”。投用2个月以来,内镜中心用放大胃镜检查,现场诊断出了11例早期胃癌。

通过“放大胃镜”可以更清楚地观察病变轮廓、腺管开口、黏膜微血管形态结构,能引导内镜操作者更加精确地进行活检,取到早期病变最突出的部分。从而能够提高内镜诊断的准确率和消化道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有助于早期病变性质的诊断,明显优于普通内镜,并对食管癌、胃癌浸润的深度观察有一定的帮助。上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重点在于及时发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等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症。

内镜中心冯凯祥操作放大胃镜检查,麻醉师魏福生实施无痛服务

放大胃镜图像

绵阳市早癌防治专委会主委、绵阳市中心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冯凯祥介绍,我国是胃癌全球高发区,每年新发胃癌40万例,死亡35万例,排在我国癌症死亡率的第三位。早期胃癌经过治疗,其5年生存率可超过90%,而中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就降至30%以下。由于早期胃癌的筛查手段及机制还欠缺,目前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低于10%,发达国家的早期胃癌诊治率已经达到70%

通过放大胃镜(ME)结合窄带成像(NBI),为上消化道靶向活检提供保证。内镜中心采用无痛诊疗,胃镜检查全程在麻醉师的关照下,患者只需睡上几分钟,检查就做完了。

冯凯祥主任建议45岁以上的中年人、家族中有消化道病史的人群,应考虑在每年定期体检中做一下内窥镜检查。

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