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中心医院欢迎您!今天是:
您的位置: 绵阳市中心医院 新闻中心医院新闻详细

绵阳市中心医院72小时抢救 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转危为安

发布时间:2014-11-11 本文来源:宣传科 保卫科 阅读次数:0

    

    

     

    

    

    

    11月7日,一名巨大腹主动脉瘤突发破裂患者就诊于绵阳市中心医院,医院上下联动经过近72个小时的紧张抢救,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于重症ICU继续治疗。

        来自山西大同的皮先生于近日来绵看望父亲,11月7日早晨突发剧烈腹痛,晕厥过去,家人把他紧急送往绵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经心内科刘云兵副主任检查,初步判断为主动脉破裂,急诊行CT检查后发现,皮先生腹腔巨大腹主动脉瘤达10公分,动脉瘤已经破裂,CT可以看见拇指大小破口,还在继续出血,血肿已经占据整个后腹膜和腹腔间隙,CT诊断室在场所有的医生都在惊叹病情的严重性!

    此时患者的血压还在不断下降,情况非常紧急。刘云兵主任意识到病情的凶险,他非常清楚腹主动脉瘤破裂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凶险的一种,如不及时手术修复,死亡率100%。

    情况紧急,立即通知血管外科蒋岚杉主任,蒋岚杉主任快速在医院PACS影像系统上测量好大血管的各种数据,手术方案及救治计划在最短时间内形成!立即通知医院各相关科室迅速做好手术准备。

    医护人员快速给皮先生建立六个血管输入通路,其中包含两根大血管输入通路,抗休克、稳定血压、输血所有措施一并跟上,此时的绵阳市中心医院共有20余位医务人员都在一路小跑进行救治工作,因为所有的医务人员都明白“时间就是生命”在此时的含义……

    血管外科主任蒋岚杉首先通过介入方法,以放射影像做引导,从患者左手的动脉向下植入一个大动脉阻断球囊,放在破裂腹主动脉上端控制出血。然后快速开腹,开腹发现患者出血量非常大,整个腹膜后壁全被巨大血肿占满,腹腔内出血量也达3000多毫升。

    在场所有医生和护士都被眼前一幕震撼了,此时是对手术台上的医生的极大考验,主刀医生蒋岚杉凭着丰富的手术经验和熟练的解剖手法,在白斗医生全力配合下,在血泊中分离找到动脉瘤,并控制住出血,手术台下,麻醉师鲁鸿,巡回护士沈红梅、范琼华手推加大输血,维持患者血压,技师许志不顾放射线,多次引导定位。

    时间不容半点耽搁,蒋岚杉快速将破裂动脉瘤切除,用一根长约15cm的人字形人工血管重建腹主主动脉,止住了出血。术中为患者输血6000毫升、血浆7000毫升、晶胶体液体8000ml,相当于把患者全身血换了3遍之多。经过7个小时紧张手术抢救,皮先生的生命被挽回了。

    手术成功,并不意味病人能够成活。因患者大量失血,低血压时间较长,人体器官缺血缺氧时间过久,极易出现病人术后衰竭死亡,术后的救治对中心医院整体团队的考验又重新开始,蒋岚杉主任不顾术后的劳累,在病床旁守候1个多小时,重症ICU主任贾超,组长医生朱伦刚耐心细致做好患者所有的救治措施,术后10小时中心医院血液内科、心内科、肾病科、药剂科、输血科、重症ICU、血管外科的专家一起讨论制定患者治疗计划。因病人输血量过大,医院及市血站的“O”型成份血告急,输血科邓文斌主任积极联系血源,绵阳市中心医院“晓燕志愿献血队”组织人员奔赴血站……,术后最关键的72小时对皮先生的治疗一刻都未间断。

    11月11日,当清晨一缕阳光照在皮先生的病床上,查房的蒋岚杉主任看到皮先生一天天的好转,他在他的微信里发出了“生命、阳光”如此美好的感言。

    “医者仁心”,绵阳市中心医院所有参加此次救治的医务人员,通过他们的行动做出了最恰当的诠释。

    这场突发“致死性破裂腹主动脉瘤”高风险的医疗救治,也体现了绵阳市中心医院整体团队的医疗救治的高水平和应急反应处置能力,也再次表明绵阳市中心医院真正承担起了作为川西北区域医疗中心的责任和义务。

    

    【后记】腹主动脉瘤常见于高血压人群中,是由于常年的血压过高,造成血管膨胀扩大所致,一旦超过4厘米,动脉瘤极易破裂。故在医学领域,腹主动脉瘤常常被比作体内的“定时炸弹”,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死于该种疾病。腹主动脉瘤患者可以在无任何症状情况下,突然破裂,大出血死亡,死亡率达90%以上。蒋岚杉介绍,动脉瘤破裂是腹主动脉瘤患者最危险的状况,瘤体破裂会导致大量出血,病人可以在极短时间内死亡,对该类疾病的抢救非常困难,破裂腹主动脉瘤的手术可以称作血管外科金字塔尖上的手术,国内及省内只有极少的医院才能完成。

    

      

    

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