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中心医院欢迎您!今天是:
您的位置: 绵阳市中心医院 新闻中心医院新闻详细

绵阳市中心医院内镜中心成功施行川西北首例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发布时间:2014-08-14 本文来源:宣传科 阅读次数:0
             

                近日,绵阳市中心医院内镜中心对一患者成功施行川西北首例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术后第二天可下床,近日即可出院。         

         

                今年48的女士银某家住三台县金石镇,一年多以来吞咽困难最近一个月病情加重。日前,银某入住绵阳市中心医院,经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中心冯凯祥主任会同普外科赵平武主任、邓志刚副主任对银某的治疗进行讨论,决定实施内镜手术,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         

         

                手术中,医生自距患者门齿30cm处将食道黏膜用电刀切开1cm切口,食管黏膜层,开凿隧道口,建立一条长15cm粘膜下隧道, 隧道直达至距门齿45cm处,dule刀切断食管环形肌,然后用钛夹封闭隧道口,切开肥厚的食道环形肌以及食道下段括约肌直到胃底(12cm全层肌肉切开达10cm长)使恢复其食道的舒张功能。在冯凯祥主任、张献文主治医师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该项手术,成为川西北地区首例成功的POEM术。该方法与传统的经胸或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整体创伤小、痛苦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康复快等优点。         

         

                POEM手术的开展,标志我院内镜中心的内镜微创治疗技术步入国内外内镜界前列,目前,内镜中心已完成数例该术式。         

         

                【相关链接】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是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高压及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胸痛、食物反流和进食后呕吐,长期发作可导致患者极度消瘦和营养不良。         

         

                治疗该病传统治疗手段有口服药物、内镜下注射药物、球囊扩张和置入支架扩张贲门等方法,但不能最终解除食管下端括约肌梗阻,疗效不够确切,复发率较高;而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式是切开食管裂孔的膈肌,找到贲门处,从外膜向内切开食管下端括约肌,但不能破坏食管最内层的黏膜层;由于属于盲切,故深浅难控,稍有不慎,很容易会损伤黏膜,导致手术失败;且手术创伤大,恢复较慢,住院时间长。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提高,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 POEM)逐渐成为了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一种新的选择,由于POEM术是在内镜直视下彻底切断食管下端环形肌层,可以预期POEM将取代传统的扩张和支架置入术,成为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方法。但POEM对大多数内镜医师而言仍属高难度和高风险操作,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医院开展。         

 
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