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首例“多焦点散光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在市中心医院成功实施,标志着该院的白内障手术——从复明手术进入屈光手术时代
近日,市中心医院成功实施了西南地区首例ART(多焦点散光型人工晶体)手术。这种最新型高科技人工晶体整合了可折叠、多焦点、非球面和散光矫正技术,是全世界第一种真正意义上具有全面屈光矫正技术的人工晶体,该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市中心医院的白内障手术已经从以前的复明手术进入屈光手术时代。
在与主刀医生王晓莉主任交谈中,我们了解到该例接受ART人工晶体的白内障患者是西科大音乐学院的一位艺术家,患双眼白内障合并200度散光,1年前接受了一只眼睛的白内障手术,因为当时还没有具有散光矫正功能的多焦点人工晶体,手术中选择了单焦点散光晶体。那次手术后虽然远视力达到了1.0但因为单焦晶体不具有调节远近的功能,所以看近处必须借助老花镜,这给作为指挥家的他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遗憾。
这次听说有既能矫正散光又可看清远近的新型人工晶体时,他毫不犹豫的做了选择,手术后的效果让他非常满意自己的决定:远视力1.2,近视力J2,也就是说作为指挥家的他可以清楚看见远距离的风景、中距离的五线谱、近距离的手机信息,完全摆脱了眼镜的困扰。
主刀医生王教授对这种几乎完美的手术效果,结合晶体的功能做了更浅显易懂的解释:可折叠技术保障了最小的手术切口(2.4mm)不会给患者视力增加手术性的影响;多焦点技术可以使患者同时看清远、中、近距离的事物,获得全程功能视力;非球面技术保障患者在光线条件较差的环境下依然拥有好的视力,减少了意外伤害的发生;而整合了散光矫正技术的ART人工晶体算得上人工晶体领域中“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使白内障从复明手术进入到真正的屈光手术时代。当然,这种高科技的人工晶体必须依托高超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技巧,5%的位置偏差,对于直径6mm的晶体也就是说0.3mm移位,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达不到矫正视力的目的。至少有上千例散光晶体的手术经验的医师才能参与该项手术的主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