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中心医院肿瘤科告诉您:肺癌患者还有个治疗手段叫做“微波消融”
肺癌是人类因肿瘤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在城市中位居第一。外科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但临床中却有很多患者面临没有治疗手段可以选择的困局。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技术来补充现有的治疗手段。
近年来,微创射频消融技术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在原发性/继发性肺部肿瘤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被誉为治疗肺癌的“定海神针”。绵阳市中心医院肿瘤科在医院的统筹部署下,紧跟新技术前沿,不断补充完善各种治疗手段,努力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决策。肿瘤科先后派出多位医生参加消融治疗培训班,并成功取得开展消融技术的相关资质。
绵阳市中心医院免疫科副主任医师张羽在山东省立医院向肺癌消融治疗界泰斗叶欣教授虚心求教。3月18日,张羽从山东省立医院学成归来,其归来填补了绵阳市肺癌消融治疗的真空,为肿瘤科开展射频消融新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开创了新局面,从此绵阳及川西北地区的肺癌患者从此多了一项治疗的选择。据悉,山东省立医院目前开展肺肿瘤消融治疗每年超过1000例,消融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
【延伸阅读】
何谓射频消融?
射频消融术通过插入肿瘤组织中的电极针和患者体表粘贴的电极板构成电流回路,开启射频发生器之后,电极尖端的高频交流电射入靶组织,使组织中的离子发生震荡,随之摩擦生热,使电极周围的靶组织内细胞死亡并发生凝固坏死,同时使肿瘤周围的血管组织凝固形成一个反应带,使之不能向肿瘤继续供血,并且可防止肿瘤转移。射频波还可使肿瘤局部血管凝固,血供减少。同时消融后的肿瘤组织存留在体内,由于其成分及结构改变,可刺激机体免疫力并产生抗肿瘤性细胞毒性抗体,并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免疫。
消融治疗适用于哪些肺癌?
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直径≤2cm,78~96%患者能达到完全消融;肿瘤直径≤3cm,5年生存率超过50%。对于直径≤5cm的原发性肺癌治疗效果比较好。
用于肺转移瘤的治疗。研究表明,肺转移瘤且直径≤2-3cm,接受消融治疗的肺转移瘤患者,3年生存率为53.7%,4年生存率为44.1%。
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包括如凯美纳、易瑞沙或特罗凯等局部耐药后的治疗。
与化疗、放疗联合治疗。化疗、放疗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用于转移性肝、肺肿瘤,两者联合应用,可弥补各自的不足以增强疗效。对比任何一种单独治疗模式,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RFA还可以用来姑息性治疗缓解晚期肺癌患者的各种不适症状。